搜索图标

中文/English

“朋友越走越亲”,地方台“中国剧场”打造特色出海名片

2022-09-02 10:00

分享到

经典的国产剧《父母爱情》,在蒙古国7年内播了50多次;缅甸的观众朋友,常常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追《红楼梦》;老挝的农民朋友,在《电视中国农场》学习新技术、好办法;俄语版《功勋》,也在近期设立的俄罗斯电视台“今日中国”,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文化频道中的“中国剧场”栏目上线……近年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司指导下,各地广电机构积极展开 “电视中国剧场”建设,并在发挥地缘优势、平台特色下,结出影视出海硕果。



(上:《电视中国农场》;下: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热播《功勋:袁隆平的梦》;视频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从广西广播电视台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合作建立第一个《中国剧场》起,内蒙古台、云南台、新疆台等台发挥地缘优势,先后推出《中国时间》《丝路时间》《电视中国农场》《中国动漫》等品牌栏目,多措并举推动影视内容出海,取得了多点开花的传播成果——广西台、云南台“中国剧场”面向东盟区域,多档特色原创节目海外走红;内蒙古台对接蒙古国,链接彼此国家受众情感;新疆台面向中亚多国,以光影为媒串起“新丝路”。

从播出译制影视内容,到因地制宜推出原创节目、特色文化交流活动,作为第一个建立《中国剧场》的电视台,广西广播电视台在海外传播、国际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广西台先后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越南之声数字电视台签署合办了《中国剧场》《中国电视剧》《中国动漫》栏目,以固定栏目的方式在上述国家播出优秀中国影视本土化译配作品。

据广西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副主任劳海蒙介绍,目前已在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级电视台播出4000多集影视剧。为深入实施中国-东盟广播影视作品译制工程,广西台于2014年建立了东南亚多媒体译制传播中心,并在老挝、缅甸设立译制站,实现本土传播、融合传播。

有山海情也有烟火气,一些“中国剧场”里的热播剧也获得了海外观众的讨论与点赞:《山海情》在柬埔寨国家电视台《中国剧场》、越南数字电视台第6频道《中国电视剧》栏目播出时,有观众评价:“中国的脱贫攻坚十分不易,闽宁模式、东西部协作和劳务输出给人启发”“中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观众看着京味儿电视剧《什刹海》,留言“边看边学中国菜,看到了北京风情,中国普通家庭的喜怒哀乐…”



柬埔寨语版《什刹海》(视频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在电视剧《红楼梦》里我看到很多吟诗作赋的场景,这些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髓,现在以电视剧的形式向缅甸观众呈现,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现在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红楼梦》”,一位缅甸“红迷”分享了他追剧的心得。

可以看到缅甸语版《红楼梦》,正是得益于电视中国剧场——2017年8月22日,由广西台和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合作创办的《电视中国剧场》栏目在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中缅联合译制的中国电视剧《你好,乔安》作为栏目首个剧目播出,随后《红楼梦》等剧也在该剧场播出,生动传播中国文化。

今年,一场特别的荧屏歌会在海外唱响。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广西台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位“Z世代”参加“分享民族音乐、讲述踔厉奋发故事”的直播活动,此次活动在中外新媒体平台上的总浏览量突破150万,有网友留言 “Such a good thing”(好事一桩),“小姐姐唱歌真好听”等。



1.jpg

(图片来源于广西广播电视台)



同样立足于东盟,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中国剧场”面向“同饮一江水”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发扬“务实高效”的澜湄精神,推出类别丰富的影视内容,拓展影视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近年来,云南台与老挝、柬埔寨、缅甸、孟加拉等国家主流媒体合作,联合开办《中国剧场》《中国动漫》《电视中国农场》等栏目,将优秀中国电视节目译制为对象国语言在当地播出,受到当地观众欢迎。据云南广播电视台澜湄国际卫视综合管理部主任朱佳介绍,栏目成立至今,面向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泰国开展公益化的影视剧译制和广播电视对外传播工作,截至目前已经译制播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时长超过45000分钟,海外用户超过4500万。

2015年,由云南澜湄国际卫视和老挝国家电视台合作的《中国剧场》《中国动漫》正式开播,译制的不同类型老挝语节目在云南澜湄国际卫视、老挝国家电视台双平台与观众见面;之后,云南澜湄国际卫视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周边国家——以缅甸为例,频道陆续译制了包括《金婚》《产科医生》《欢乐颂》在内的多部电视剧的缅甸语。



缅甸语版《欢乐颂》(视频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一档特别的农业类节目,也成为云南台“中国剧场”建设的一张名片。2016年,由云南澜湄国际卫视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老挝国家电视台共同开办的《电视中国农场》老挝语栏目正式开播。栏目旨在向老挝观众传授中国先进农业知识和科技,助推更多双边合作。在老挝模式的基础之上,云南澜湄国际卫视跟进译制了《电视中国农场》缅甸语版。

如何亲手打造一个高产香蕉园、在橡胶林里养鸡、让橘子甜出新高度……《电视中国农场》以周播栏目的形式常规化固定化播出《致富经》《每日农经》《科技园》等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以“中国图像”“本土乡音”的表达方式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2.jpg(图片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先进科技和发展理念,为农民生动讲述实实在在的致富智慧,《电视中国农场》获得了对象国点赞。老挝国家电视台副台长肃旺认为,《电视中国农场》面向老挝农民传播,向他们传授中国现代农业技能,推动和促进了老挝农民关于农业观念的转变,将有效推动老挝农业发展;一些农民观看电视节目后,很受启发,认为这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节目。



3.jpg

(图片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点对点持续深耕,位于祖国北大门的特殊位置,内蒙古台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与蒙古国36家电视媒体合作,在蒙古国多个主流媒体播出大量中国影视剧、文艺类节目,引发了多个现象级影视出海佳话。

“近年来,我们在蒙古国播出了大量译制版的影视内容,平均下来每部剧的收视率在15—20%左右,其中《父母爱情》在蒙古国7年内播出了50次,《小别离》在乌兰巴托市有2.1万户收看,《大丈夫》收看人数均达到55万人次以上,《生活启示录》首播收视率达5.93%……”曾长期在蒙古国工作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项目运行部主任阿古拉介绍道。

“如果你们的孩子青春期如果很叛逆,应该怎么办?”“你能不能接受你的孩子早恋?”......在蒙语版《小别离》的见面会上,由于剧情切中家长们关心的教育话题,蒙古国的观众们与该剧主创展开了深切交流。该剧在蒙古国ASIAN BOX电视剧频道播出,一度收视夺冠,掀起了追剧热潮。



4.jpg

《小别离》在蒙古国热播



“墙内开花墙外香”,据阿古拉介绍,在2015-2020年期间,通过“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等重点工程,每年有约500集中国电视剧在蒙古国播出,收视率高达20%左右,在当地获得了大量观众喜爱。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本土化译制是关键。为此,内蒙古台在蒙古国成立了一些专职机构——2015年,内蒙古台成立驻蒙古国影视剧译制工作室;2016年,成立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邀请蒙古国演员参与分角色配音,开展本土化译制工作。



5.jpg

蒙语版《十八洞村》(图片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今年,为庆祝中国农历春节和蒙古国白月节,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政府联合主办的《岁月如歌》春节文艺晚会,也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春节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之一,在春节期间通过蒙古国TV5电视台、TV2电视台和牧民电视台在蒙古国播出。同时,冰雪冬奥、春节相关视频,《团圆饭》《家和万事兴》《鸡毛飞上天》《一仆二主》《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咱们结婚吧》等译制剧也被“端上”文化餐桌,成为蒙古国观众一道特别的中国味“年夜饭”。



6.jpg

7.png

(上:《岁月如歌》春节文艺晚会;下: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译制剧;图片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发展“新丝路”,发挥区位优势,新疆台的“中国剧场”有浓浓中国情、新疆味,成为对外讲述新疆故事的一张生动名片。

作为“一带 一 路” 建 设 的 桥 头 堡,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新疆广播电视台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广电机构合作,通过开设《中国剧场》等多种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推介大美新疆。

2020年疫情发生后,新疆台迅速完成了抗疫题材纪录片《在武汉》《生命缘——来自武汉的报道》在乌兹别克斯坦公共广播电视总公司青年频道、吉尔吉斯斯坦公共广播电视总公司第一公共频道和“文化—历史—语言”频道的译配播出,向海外传播中国抗疫中的正能量以及可行有效的中国方案。有海外网友评价:“中国防疫工作快速、高效,中国经验值得推广、学习”“中国人民太棒了,第一个从疫情中走出来,祝贺你们!”乌兹别克斯坦公共广播电视总公司、吉尔吉斯斯坦公共广播电视总公司专门发函感谢新疆台:“对此次合作表示感谢,并希望继续富有成果的合作,期待有更多这类优秀的节目播放。”

此外,新疆台还与乌兹别克斯坦公共广播电视总公司青年频道、哈萨克斯坦丝路文化公司合作,联合译配电视剧《嘿,老头》,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播出,让两国观众了解当代中国人民生活现状、社会文化,感受中国文化传统。



8.png

哈萨克斯坦商业电视频道(KTK)播出译制版《嘿,老头!》(视频、图片来源于中国联合展台)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越来越多有地缘特色的“中国剧场”搭建下,是“朋友越走越亲”的中外交往故事,也探索出更多具有地缘特色的影视出海好路径、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