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图标

中文/English

【报道】第十九届中美电视节主题论坛探讨交流中美视听产业新科技、新业态、新动能

2024-01-31 10:00

分享到

日前,由广电总局国际司指导,中美电视节组委会、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共同举办“中美视听产业论坛”。论坛是第十九届中美电视节系列活动之一,中美双方嘉宾以“中美视听产业的新科技、新业态、新动能”为主题展开面对面交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燕旎以视频方式致辞,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参赞王太钰现场致辞。论坛由中美电视节主席苏彦韬主持,中国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海润影视董事长刘燕铭,北京歌华影视董事长刘国华,中国电视剧制作业协会副会长、大唐辉煌影视董事长王辉,西嘻影视首席执行官杨晓培,中视美星总裁张林书,美西编剧工会国际委员会主席鲍勃·安德伍德,勇敢之路影视创办人安德鲁·毕夏普,美国导演工会委员、导演约瑟夫·格瑞等中美视听业界嘉宾出席。与会嘉宾围绕“新科技如何更好地助力视听产业提升”“如何应对新业态出现对传统视听产业带来冲击影响实现融合发展”“推动中美影视产业进入新时代的动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近日,美国城市卫视播出了论坛实况。中国联合展台公众号编辑部对论坛现场嘉宾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现将嘉宾精彩发言及相关视频一并刊发,敬请关注。



【报道】第十九届中美电视节主题论坛探讨交流中美视听产业新科技、新业态、新动能1.jpg



【报道】第十九届中美电视节主题论坛探讨交流中美视听产业新科技、新业态、新动能2.jpg



【报道】第十九届中美电视节主题论坛探讨交流中美视听产业新科技、新业态、新动能3.jpg

论坛嘉宾交流现场



以下是主要嘉宾精彩观点:



王太钰(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参赞)


对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而言,电视绝不能缺席。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将为此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



燕 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我们愿与美方同行携手努力,推动在内容、技术、人员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期待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题材,打造更多优质合拍影视剧、动画片;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在视听领域应用的研讨与合作,借助新技术创造更优质的内容产品,提供更好的视听和消费体验。



刘燕铭(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海润影视董事长)


人工智能对视听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提振是巨大的。人工智能是不是真的能够替代编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有关数据,人工智能对原作品的还原率大概只能到90%以上,不能完全替代原著,对原著的提升也有一定困境。



鲍勃·安德伍德(美西编剧工会国际委员会主席)


对于美方来讲,尤其在中美电影节、电视节这样的平台上,我们更多的是要寻求合作共赢。我们越是意识到我们是如此相似,文化障碍就越能被打破。我们对很多事情有着共同的责任,我们共同讲述的故事越多,世界就会变得更好。



王 辉(中国电视剧制作业协会副会长、大唐辉煌影视董事长)


近些年传统电视媒体被新媒体、流媒体的竞争严重分流,短视频平台兴起后,进一步分流长视频的流媒体平台广告。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内容为王。Meta、抖音、苹果等这些平台渠道最终也是给内容赋能的。



安德鲁·毕肖普(勇敢之路影视创办人)


新技术是增强创作者创造力的工具。我们制片人、执行人和知识产权所有者面临的挑战是:哪些内容应该要纳入版权保护的范围?我们需要确保这些事情在法律上的清晰,并且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将其作为一种资产进行开发。 



杨晓培(西嘻影视首席执行官)


人工智能技术从大方向上一定是助力视听行业发展的,但在运用新技术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内容生产还是要以人为本;不要过度的沉浸在技术的乌托邦中;无论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还是人工智能技术,都是赋能于我们的内容之上。



约瑟夫•格列柯(美国导演工会委员、导演)


我们总是可以拥抱技术,但始终要确保其在艺术家、内容或知识产权所有者范围内运用,重要的是尊重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中有一些随机性,我认为那不是艺术。



刘国华(北京歌华影视董事长)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处理影像、声音、后期剪辑方面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人工智能的应用必然地增进影视作品的互动和沉浸式体验,电影和电视越发减少他们相对独立的形态,逐渐走入共融共生。新科技必然带来一些新的理论,像创作理论、艺术理论、法律边界等。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张林书(中视美星总裁)


科技是助力内容的,能给予创意更大的发展。无论什么国界、什么类型的作品,都要把人性大爱写进去。



(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中美电视节组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