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召开精品网络视听节目推介会,重点介绍了包括《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当燃青春》《声生不息·宝岛季》《体验中国》《中国的旋律》等11部各题材类型的网络视听节目目前的创作播出情况,旨在组织指导全行业凝心聚力,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围绕主题主线开展精品节目创作,为在网络视听空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交出优秀答卷。正在人民视频热播的《体验中国》正是此次推介会中的重点节目,以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新颖创意的表达,为“讲好中国故事”增添了更多新元素。
《体验中国》是由人民网人民视频和人民日报国际部联动策划,人民视频出品的一档创新型真人秀短视频节目。相较于传统的宣介手段,该系列创新性把知华、友华的外国人作为表现对象,以主体视角讲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的中国故事,以短视频形式浓缩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点滴亮色,以网感宣传获得了良好的流量反馈和观众口碑。而这样的成果,正是得益于节目创作的三个要诀。
一、独特视角,以润物无声的细节打造舆论新场域
在日益多元化的涉华传播中,怎样挖掘亮点,找到突破?《体验中国》以独特的策划和新颖的形式找到了答案。作为一档真人秀短视频节目,《体验中国》节目的创意核心定位于“真人”,以丰富多元传播主体的方式,挖掘“普通老外看中国”的新视角。节目选取了一批在中国工作生活过较长时间,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和兴趣,立场正确、形象积极且有表达意愿的外国友人,以“第一人称”,平视、客观地对中国的生活进行记录和观察。作为主人公的外国友人,文化和职业背景各异,但是对中国生活的熟悉和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是相通的,讲述者大多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从语言开始打破壁垒,积极实现深层的沟通与融入。另外,节目一改以往对外传播中宏大叙事和官方宣介的口吻,参考网红“KOL”的孵化方式,为每位体验者都贴上了特色标签,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富有魅力。有专注科普,将化学实验转化为“魔术”的英国“魔法爷爷”,爱画漫画、喜欢烧烤的法国空少,还有热爱糖蒜,擅长砍价的西班牙小哥……体验者手持镜头,以Vlog式的拍摄手段,消融创作和观看的边界,在个性化分享生活日常的同时,也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百姓生活一一展现。在镜头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天真活泼、热爱科学的中国少年,也能看到爽朗热情,勤劳淳朴的普通群众,话题轻松有趣、切点细致入微,思想润物无声,处处彰显着温暖的人文关怀,让观众在感知“对话”与“互动”的新语境下既有新鲜感,又有亲近感,有效降低了以往故事讲述中的“宣传色彩”和“劝服意图”,既让海内外受众都能听得见、听得懂,也让他们听有所思、听有所感、听有所得,以真诚的表达激发出“心向往之”的能量场。
二、立体叙事,以真实体验化内容引发共鸣共情
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讲述者给所处环境和生活赋予意义和秩序的过程。数字化时代,阻碍国外观众接受、相信中国故事的并非信息不畅,而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和偏见。面对这个问题,《体验中国》在选题策划上强化“体验”,旨在以真诚、真实的实践弥合分裂,破解迷思。议题设置上,节目选题主题性和趣味性并存。有深入本土生活,品味人间烟火的“挑战100元逛早市”“云逛北京天坛公园”等,还有关照社会百态,展示术业专攻的“体验中国消防员的一天”“学习制作山东花饽饽”等,更有承载东方审美,传承文化根脉的“探茶记”“针灸拔罐初体验”“学习京剧的一天”等等……尽可能覆盖文化民俗的多种切面;呈现场景上,表现重点不再是所谓“高大上”的文化符号,而是随处可见的中国基层风貌:热闹的早市、严整的城市消防站、青翠的茶田和安静的医院,还有奋斗在各行各业,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中国大众,一幅幅充满细节的画面拼合成生机蓬勃、美丽兴旺的中国社会发展图景,立体阐释了中国快速发展奇迹的背后治国理政的中国哲学、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拍摄手法上,节目追求“无修饰”感,舍去了精细复杂的拍摄手段和不必要的演绎引申,以自然流泻的情感认同,于细微处诠释体验感受。德国姑娘在揉面时联想到花饽饽和德国面包的共同点,叙利亚留学生在体验织布时引发的乡愁,还有马拉维女孩在乘坐地铁时对数字化建设的感叹和对家乡发展的期许,都以有血有肉的表达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共鸣。节目以纪实的语言和凝练的核心价值,找到了更多文化之间的可通约性,让文明的交流在日常点滴中逐渐生发,联结成“民心相通”的纽带与桥梁。
三、网感传播,以青年文化注入创新活力
如何让中国魅力辐射到更多受众,是跨文化节目传播需要解决的重点与难题。《体验中国》从创意之初就瞄准“爆款”目标,在“短视频”“微综艺”和“微纪录”的思路融合中找到平衡点,以剪辑、传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视频体量上,以“短视频+微视频”思维组合制作,以轻量化产品承载质感内容,在5~10分钟的正片中细分段落,平均每集内容产出10余条竖版微视频,让轻松愉悦的观看体验引导产品席卷互联网生态;在剪辑制作上,以“微综艺”手法包装视频,通过跳剪与快速切换把握叙事节奏,结合花字、特效和音效增加观赏趣味。镜头捕捉上更加精准,古色古香的茶艺表演、”国潮“元素的文创产品等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也迎合了Z世代的审美取向;在创作风格上注重网感,节目以“热搜思维”布局谋篇,体验者具有明显的“社交达人”属性,当巴西小哥用一口京腔熟练介绍“天圆地方”的典故,嘱咐拍摄团队“不要踩门槛哦”的时候,当高鼻深目的“老外”试穿军大衣,向观众强烈“安利”秋裤的时候,多元素碰撞的反差感、意外感有效制造热点,引发年轻观众的关注与喜爱;传播渠道上更加拓宽,除了在人民网自有平台及新媒体账号播出之外,节目还大力推动去中心化传播与覆盖,如嘉宾‘海雯娜’等人纷纷将体验视频发布至个人海外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上并配文宣传,人际传播、互动式传播更加符合当下传播规律,也成为突破文化隔阂的关键。目前,第一季的10期节目正在多平台、全渠道热播,节目主话题#体验中国#微博阅读量已超1.3亿,讨论次数3.6万,超40家媒体参与发布。多个子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在海外也获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成为突围文明话语困境的一次有益尝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期待网络视听行业紧扣时代,守正创新,以更多有细节、有温度、有情怀的国际传播精品,向世界生动展示一个日新月异、奋发向上的青春中国。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