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图标

中文/English

【观察】他者视角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叙事策略——以《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为例

2024-03-12 09:00

分享到

基于竹内亮导演的《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从叙事结构、人物刻画、文化融合三个层面分析他者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以宏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利用他者视角,寻找合适的外部观察者,坚持真实和客观,兼顾感染力,可以塑造出更多元、真实的中国故事,为提高我国对外宣传效果,消除外国群众偏见,实现跨文化的理解与共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然而,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一方面,传统的宣传模式和叙事框架往往无法满足多元化、跨文化的需求,难以真实而生动地呈现中国故事。另一方面,文化差异、刻板印象和语言障碍也制约着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理解。解决这些挑战,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探索新的叙事策略和视角。




一、纪录片与他者视角




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人物和场景为基础的纪实影像作品,通常具有真实、直观、生活化的特点。其具有大众叙事以及跨文化传播双重媒介功能,是对外电视新闻宣传中影响力最大、效果最好的一种节目传播形态。由于纪录片兼具真实性与艺术性,因此更易于被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所接受。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视频平台的发展,纪录片尤其是短式纪录片在传播渠道和观众群体上均得到了拓展,已成为当代传媒环境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中国故事的有效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讲好中国故事包含“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两个视点维度。而当下中国故事的讲述视角正经历着由“自我陈述”转向“他者叙事”的变化过程。他者视角指的是通过外来观察者、非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或团队来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这种叙事方式以外国人作为叙事的主角,其优势在于可以规避国际传播的对象对传播者具有的“宣传”色彩而产生的前置性反感。借助“他者”主体,第三者视角具备了与传统中国叙事模式截然不同的观察和表达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种更为真实客观、全面的新视角。

日本导演竹内亮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的当下,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关注度,他对中国故事“真”与“美”的纪录获得了非常高的点击量和转载量,其本人更是两次获得了外交部的好评。他的一档介绍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的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以下简称《我住》)自2015年开始在B站上线,并于2017年开始投放到Youtube平台,获得了数亿的点击量。在新时期“创新外宣”的理念下,竹内亮导演的《我住》系列纪录片通过他者视角生动立体地呈现了当下的中国故事。为此,聚焦其文本内容,整理其叙事策略,以期为如何用“他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提供相关思考。




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叙事分析




《我住》最初拍摄的对象是住在中国的日本人和住在日本的中国人,后来范围扩大到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以及住在日本的外国人,至2023年6月已更新至第四季332集。以这332集中的中国篇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人物刻画、文化融合三个层面来分析他者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结构——主题结构,板块化叙事,立体刻画中国形象


主题结构是指纪录片以一个明确的主题为核心,通过采访不同的人物或者探索不同的情境,从多个角度展示主题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故事和观点。《我住》系列纪录片的主题即“我住在这里(中国)的理由”,导演通过采访跟踪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讲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从而构建一个多维度的主题结构。纪录片展示了各位主人公来中国的契机、在中国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与中国人的交往。观众通过这些个人故事,可以了解到每个人选择住在中国的原因,每个人的故事都构成了主题的一个板块,共同揭示了大家留在中国的理由和动力。

通过主题结构板块叙事的运用,竹内亮导演能够将这些外国人的中国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来,为观众呈现一个丰富多元、立体的中国画卷。在这种叙事结构下,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人文环境以及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这种叙事策略不仅能够更加立体生动地凸显主题,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的视角,促进了受众对当下中国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二)人物刻画——参与式访谈,呈现人物多样性与独特性


竹内亮不仅是《我住》系列纪录片的导演,也是《我住》的主持人,他经常出境访谈,全程参与主人公的生活,在纪录片中,这样的方式比较少见,但这种形式更符合当下自媒体的风格,让观众更有沉浸感,拉近了观众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

同为外国人的身份,竹内亮与主人公更易建立信任与共鸣,他在纪录片中通过深入的访谈和观察,以真实、细腻的方式深刻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展现了他们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以及当下的情感思想。在《我住》中,对人物的刻画往往不局限于表面的特征,而是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深挖背后的故事,通过镜头捕捉被访者的细微的情感表达和微妙的肢体语言,展现了每个人的情感世界。第四季第6集和第7集采访的是一位住在青岛的日本企业员工,第6集记录了他为拓展中国市场所做的努力,在片中主人公提到了中国便捷的网购,向镜头展示了他网购淘到的商品,拍摄氛围轻松且愉快。到了第7集,主持人在饭桌上问到三年未与妻儿见面,是否感觉到寂寞时,被访者没有直接回答,但是镜头聚焦到了其湿润的眼眶以及摸了下鼻子的手,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的真实内心世界,触动观众。

《我住》的人物刻画还注重呈现人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片中的主人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背景,既有大公司的高管、农业专家,又有来中国的自由创业者、舞蹈教师,还有随夫前来的家庭主妇、年近七旬的老爷爷等,涵盖了在各自领域有出色才干并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在华外国精英人士以及一个个平凡小人物。令人尊敬和赞赏的“他者”表达出对中国的热爱和认同,更容易影响外国受众在认知和态度方面发生转变,而平凡人物的个体命运则更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触动人心,串联各国民众的共同记忆。


(三)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真实呈现,中外元素有机融合


《我住》是一档旅行式纪录片,一部结合了旅行和纪录片风格的影视作品。旅行纪录片通常由主持人或者导演通过旅行的方式,深入探索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现象,并通过纪实的手法记录下所见所闻。《我住》里的主人公生活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拍摄团队去到每位主人公的所在地,与主人公以及当地人进行直接的交流。丰富多元的中国文化元素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出现在片中。例如,在《我住》中各地美食多是出现在导演与主人公在餐厅用餐聊天的场景中,并未作为一个单独的元素去进行刻意的凸显。而反映中国当下便捷式生活方式以及新兴科技高度发展的移动支付、购物软件以及无人驾驶公交车等均是在镜头跟随到主人公的家里或工作场地中得以真实呈现,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当今中国新形象植人到受众心里,大大消减了跨文化传播中容易遇到的受众“心理抵触”问题以及文化折扣现象。

由于《我住》(中国篇)的主人公均是外国人,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情境中较容易出现一些外国文化元素,竹内亮导演并不会刻意回避这些不同因素,反而会就中外不同之处与主人公以及中方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发生思维的碰撞,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国外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例如,纪录片中有多位主人公经营着自己的餐厅、漫画店、舞蹈工作室等。而镜头也毫不吝啬对这些异国美食、舞蹈、二次元文化元素等进行呈现,展示了在中国大环境下各类文化元素的蓬勃发展。此外,第三季中有一集的主人公是一位跟随着丈夫前来中国的家庭主妇,她在访谈中提到了“妻子”这个身份在中日两国之间所需要承担责任的不同,并多次发出了“我在这里很自由”的感叹。第四季中的一位日籍年轻设计师与主持人就中日两国工作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异同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各有利弊的结论。




三、他者视角下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叙事启示




(一)宏微观叙事相结合,小中见大


纪录片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既要有一个核心点,从宏观视角去看待当今中国的发展,同时又要避免假大空,利用不同的微小故事情节反映和凸显核心点,将中国的国家形象具体化和可视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娓娓道来,增加纪录片的艺术魅力。我国传统的对外传播以彰显国家实力的宏大叙事为主,内容的选择上倾向于庄重严肃的话题,受众在接收此类信息内容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且可能产生抵触心理。

《我住》就对宏微观叙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现在是一个交通发达、人口流动激烈的时代。一个人为什么要生活在那块土地,一定有着很深沉的理由。”这是固定会出现在每一集开头与结尾的旁白,也是该系列纪录片的主题。拍摄围绕主人公在中国实现自己梦想的心路历程以及当下的工作生活状态展开,“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住在这里?”在拍摄结束前,竹内亮导演会询问主人公这两个问题。“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强大宏观性的议题,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人类学问题,片名和提问均带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我住》通过这样一个议题,串联起发生在每一位主人公身上的微观故事,通过普通人的角度与情感进行呈现,借助认同的力量把一个真实、客观、进步、友好的中国形象以形散神不散的方式推向世界。


(二)寻找合适的外部观察者


他者视角讲中国故事在提高传播效果上具有一定优势,在讲述中国故事的“他者”群体的寻找中,首先,需要注意要有国别身份的覆盖,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面对的是不同意识形态以及发展水平的国家,国别身份覆盖面越广,所能兼顾到的受访者语言背景以及文化思维差异越全面,同时也更具备普遍客观性。《我住》系列纪录片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外受众,采访对象也从最初的以在华生活日本人转变为在华生活外国人。虽然目前片中的主人公仍以日本人为主,但也能从导演在微博上发布的“征集外国人线索公告”,以及镜头直接记录下的街头寻找拍摄者的画面中窥见导演和工作组为构建多国别外部观察者做的努力。

其次,还需要兼顾主人公职业身份的多样性。《我住》中的主人公职业身份涵盖专家、精英以及平民,兼顾了精英阶层作为“精神领袖”的号召力以及平民视角的共情感染力,以实现更为有效的传播。除了对国别及身份的覆盖,《我住》中的主人公在性格上也具有共通性,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这些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也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但他们都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共性,不管是国内受众还是国外受众,均能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接收到正能量以及体会到当下中国的主流社会价值观。


(三)坚持真实和客观,兼顾感染力


观众对竹内亮导演拍摄的纪录片评价最多的便是“真实”与“客观”。竹内亮导演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尽可能地把真实的中国传达给观众。《我住》记录了一个个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的鲜活故事,导演对这些平凡人物的观察是带有温度和情感的,十分贴近观众的内心。其通过自己的参与式访谈,让采访对象流露出真情实感,继而引发观众的共情。

这种真实与客观不仅体现在人物刻画上,也体现在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呈现上。竹内亮导演在拍摄纪录片时,针对一些冲突现象没有刻意贬低,也没有去一味地吹捧,仅仅只是客观地呈现。跨文化传播既能产生冲突也能增进融合,文化认同就是在求同存异中实现的。《我住》对多元文化的呈现,还为观众带来了文化上的审美体验,熟悉又陌生,新鲜有趣且刺激。

竹内亮导演在纪录片的制作上还加入了不少娱乐元素,片中充满了搞笑、吐槽的元素,在诙谐幽默中表现主题,主持人的唠家常式介入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此外,为了更贴近当下年轻人的观影习惯,竹内亮导演按照短视频的方式对故事进行拆分,每集时长控制在十几分钟,而新兴技术手段赋能的弹幕、评论区,也为观众提供了直接参与其中进行互动的渠道,深受“95后”“00后”网友的喜爱。




四、结语




竹内亮导演的《我住》系列纪录片以他者视角,为国外受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更为全面的视角和路径。通过对其叙事策略的分析,以期为将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宏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寻找合适的外部观察者,充分利用他者视角,坚持真实和客观,兼顾感染力,可以塑造出更多元、真实的中国故事,为促进我国对外宣传效果,消除外国群众偏见,实现跨文化的理解与共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来源:《新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