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是夯实共建“一带一路”民意基础与推动媒体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路径。视听媒体作为双边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新的时代语境下面临路径创新与媒体角色转型等紧迫问题。迪拜中阿卫视从国际传播的体制机制、传播内容、传播路径以及受众有效影响等方面,长期探索合作传播的有效路径;在深耕电视剧译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中外媒体合作中构筑媒体外交的多元形态。国际传播的有效性首先建立在文化双向沟通的基础上,其次建立在熟悉掌握对象国本地受众、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未来中阿国际传播的本地化路径探索需要从经贸活动中积累文化势能,在多元主体合作传播中培育长效用户。本公众号分两期刊发文章全文,敬请关注。
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国际传播也应进一步通过运营模式的升级拓展传播模态。“媒体+公关+商务”的功能设计,重构了媒体产业、政府合作、企业营销、高校教研的关系。媒体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能够从更加垂直的领域实现服务场景落地。在实现国际传播战略价值的同时推动盈利模式的升级。中阿卫视践行落地务实的理念,围绕高校合作、政府关系、智库传播等方面,从更加精细化的人文与教育领域,助力立体化中国形象的构建。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面临跨文化误读的风险,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有利于推动双边经贸的深入发展。2022年,中阿卫视与中国石油中东公司合作伊拉克跨文化传播项自,帮助其在伊拉克搭建社交平台账号,在当地媒体发稿,并参加当地的社交活动。由中国石油中东公司,中阿卫视国际智库、伊拉克智库、高校联合撰写的《中国石油助力伊拉克石油工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及《中国石油在伊拉克企业社会责任专题报告》于2022年12月15日在迪拜、北京、巴格达三地同时发布。2022年12月11日,中阿卫视策划,中石油中东公司、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共同捐建的“筑梦丝路——青年中文书屋”在伊拉克萨拉赫丁大学揭牌。相关传播实践在树立中国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为“中国制造”增信释疑,树立具象化中国形象。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阿卫视重视与高校的人文交流。2023年,中阿卫视与阿联酋大学在组织中国机构和企业赴阿联酋考察培训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助力两国人文经贸科技交流。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共同指导下,中阿卫视主办的两届中阿国际短视频大赛分别在中阿十多所高等院校展开落地推广活动,以教育与人文交流为突破口,调动民众参与视听文化交流的积极性,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实践落地。 商贸是文化的落地器,文化是商贸的润滑剂。中阿之间长期的投资合作为双方的深度交流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借助经贸合作的势头助推中华文化与中国故事的影响力落地,是中阿卫视传播实践的重要经验。同时,形成规模的文化活动也会在市场化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反向推动经贸合作。 中阿卫视承办了杭州-迪拜城市推介会,阿联酋政府部门与中资企业对接会、中阿经贸投资高峰论坛等活动,为潜在的中华文化借势传播提供了场景化的契机。一方面,利用自身在阿拉伯地区的公共外交资源开展经贸等相关活动论坛,能够聚合中阿政府工作者、企业家等群体实现直接对话,建立直接的信息交换平台,有利于资源对接与信息差的弥合;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人员交流积累文化传播势能,在组织经贸活动的同时开展平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垂直契机。 如果说商贸活动能够助推文化影响的潜能激发与实践落地,那么,文化活动也会进一步促进提升双方经贸合作的层次与水平,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中阿卫视近几年分别举办了“广西故事迪拜电视展播周”“中阿影视交流合作发展论坛”“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中东”等活动,并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上合示范区合作,分别于江西景德镇、山东青岛举办“域见阿拉伯”市集,承担了举办创意市集、主持开幕式演出及嘉宾邀请等多项工作。 媒体外交指国家政府及其代表,媒体机构及其他行为主体通对国内外媒体,包括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就争议性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组织联合采访报道和国际性活动等形式,影响国际公众,进而影响外交决策,推动争议问题解决,彰显国家形象与国家品牌。当前,随着整个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与媒体融合走向纵深,视听国际传播媒体既是信息传播意义上公共外交的“显示器”,也是积极承办活动、促成多元主体交流与资源置换的“行动者”与“开拓者”,中阿卫视的传播实践深度践行了这种双层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凝聚成“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听媒体也成为推动中阿之间的国际传播、构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中阿卫视的国际传播实践探索出一些文化落地的组合思路,媒体从资源整合、视听文化译制与传播、务实合作建构具象中国形象等角度为中阿人文经贸交流搭建了民心相通的桥梁,为视听媒体盘活存量市场、培育长期用户、促进视听资源双向流动提供了实践参考。 (作者系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讲师;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5年第1期,续完)三、以落地务实为出发点建构立体国家形象
(一)以“业缘”为突破口,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树立具象化中国形象
(二)借助开展经贸活动,发展视听文化交流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