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图标

中文/English

从LABUBU全球爆火看视听出海的突破之道

2025-07-16 09:00

分享到

导读:近日,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爆火,其独特的“丑萌”美学不仅创造了现象级消费热潮,更推动公司海外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泡泡玛特境外营收从0.7亿元飙升至50.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3%跃升至38.9%;2024年,东南亚市场、北美市场、欧澳及其他市场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19.1%、556.9%和310.7%。LABUBU的成功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传统宏大叙事、直击全球用户情感的文化出海新路径,也为广电视听国际传播提供了深刻启示。



01

叙事突破:以情感共鸣

淡化文化差异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超越地域的情感共鸣。泡泡玛特采用“全球IP,本地叙事”的传播策略,将情感共鸣作为跨越文化壁垒的核心密码。


在IP设计上,泡泡玛特规避明确的文化指涉与复杂背景叙事,转而通过Q版比例、个性配色与精致表情等设计手法,打造符合国际潮流共性的视觉风格。更重要的是,其聚焦爱情、友谊、勇气等具有普遍共鸣的主题,精准契合“情绪经济”时代文化消费从功能理性向情感认同转移的趋势——CRY BABY以“哭泣治愈”为核心理念,用“每个人都有哭泣的时候”的表达鼓励情绪宣泄;星星人则以“诞生于黑暗、点亮夜空”的设定,为成年人营造浪漫童话意象,传递温暖与治愈的力量。


从LABUBU全球爆火看视听出海的突破之道1.jpg


为进一步拉近与目标市场的距离,泡泡玛特巧妙植入本土元素。比如在泰国推出的“水灯节 LABUBU”融入莲花灯、天灯等传统符号;在法国发售国旗配色限定款与“蒙娜丽莎 LABUBU”。同时,泡泡玛特通过社交平台激活用户共创,Instagram、TikTok上的“开盒秀”“娃友晒图”形成UGC浪潮,再加上全球知名演艺人士的自发传播,最终演变为跨越国界的病毒式扩散。


国际传播的核心在于构建深层情感连接,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亟须跳出“传者中心”的思维定式,转向“用户中心”的共情叙事。一方面,可结合长视频的深度与短视频的轻快,提炼符号、压缩语境,将中国元素以更简洁有力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从细微切口展开共情叙事,通过个体视角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生存智慧,在普世议题中寻找价值公约数,让情感纽带成为文化传播的隐形桥梁。



02

渠道突破:以自主通路

直接连接用户



直接触达用户的传播网络是文化扎根海外市场的基础设施。泡泡玛特自2022年起在全球市场推行DTC(Direct To Customer,直接面向消费者)战略,逐渐收缩海外B2B业务,系统性构建起以品牌为主导的全球自主传播网络,形成以直营门店、品牌快闪店、自营电商平台及智能零售终端(机器人商店)为核心的多形态、全自控渠道体系。


自有渠道之外,泡泡玛特也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电商平台特性,制定了差异化的电商运营策略。东南亚以Shopee和Lazada为核心,欧美依托Amazon的规模与物流优势,全球范围内紧跟TikTok内容电商与直播电商潮流,通过创意直播吸引年轻用户。2024年,泡泡玛特TikTok渠道收入增速高达5779.8%至2.62亿元,Shopee平台收入增长656.0%至3.24亿元。


uploads/0716/1752637199132090699.jpg


广电虽无法像潮玩一样“直营”,但可借鉴其“直连用户”思维。比如湖南卫视《歌手2025》除了通过芒果TV国际APP覆盖195个国家和地区,还借助马来西亚AstroGo等平台本土化落地,在新加坡StarHUB台同步播出,每期邀请数百位“国际云端听审”,让海外用户“零距离”见证并参与节目进程,显著提升传播声量。还应构建多层级高效协同网络。泡泡玛特“总部—区域总部—目标市场”的三级架构实现了全球化与本地化平衡。对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来说,亟须打通四级媒体资源,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自主视听国际传播矩阵,让渠道不仅是传播载体,更是用户关系的维护者。


03

动能突破:以技术引擎

提升链条效率


技术不是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文化出海穿越壁垒的硬核支撑。泡泡玛特的全球化之路,处处可见技术的深度渗透。首先是数据驱动,搭建全球市场数据分析体系,把不同地区的审美偏好、消费习惯转化为IP设计和运营的决策依据。其次是走工业化路径,从IP孵化到生产落地形成标准化流程,3D打印、精密模具等技术提升效率,专门的工艺部门攻克技术难题,让生产环节更可控。用技术串起全链条,让“创作—生产—触达”每个环节都有科技加持。


图片


泡泡玛特的技术赋能实践,为广电视听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镜鉴。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深度嵌入传媒全链条,重构国际传播底层逻辑。要建立数据洞察体系,分析不同市场的用户画像和内容偏好,指导内容选题的国际化适配与分众化分发;要探索内容生产的工业化、标准化,搭建模块化创作中台,结合AI智能脚本生成、多语种自动配音等工具提升效率,像做产品一样量产优质内容;拓展多元技术的场景融合,深度应用XR增强沉浸感、云计算支撑全球分发,让技术成为内容形态创新的触发器。



04

生态突破:以生态协同

实现长效深耕



文化出海能走多远,取决于能否把一次性爆款沉淀为可持续生态。泡泡玛特的底气,来自“快、准、灵”的供应链和生态布局。首先是IP分级孵化体系,泡泡玛特将IP分为S、A、B、C四个等级,典型产品从概念设计到市场验证的周期压缩至数月。正如创始人王宁所述,孵化新IP泡泡玛特比迪士尼快,泡泡玛特类似抖音,尽量把资源切碎,通过销售表现决定对IP的投入,以最快速度判断其价值——或追加资源,或降低权重,因此每年营收最高的IP均有变化。2024年泡泡玛特共有13个IP收入突破1亿元,其中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四大头部IP营收均超10亿元,前13名IP贡献了超70%的总营收。其次是全球柔性供应链,设立越南等海外生产基地,依托包括中国东莞等工厂和境外基地的全球协作网络,根据实时订单数据快速调整产量、型号及区域分配。此外,泡泡玛特还打造了主题园区“泡泡玛特城市乐园”(POP LAND),并计划加强内容层面“基建”,推出《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


广电视听出海也应从“单点输出”转向“生态作战”。一方面,做长产业链,深化“视听+”产业融合。如“视听+文旅”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共振,《去有风的地方》《我的阿勒泰》等剧集热播带动旅游热,《藏海传》引发“Chinese Aesthetics”(中式美学)与“Xia Culture”(侠文化)热,让内容价值向消费、文旅等领域延伸。另一方面,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构建多层次国际传播生态。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的市场活力与创新动能,与广电媒体优势互补,通过市场化运作、技术创新驱动和多元主体深度协作,推动中国视听内容从“走出去”到“扎下根”的质变,最终赢得海外用户的真心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在快速扩张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产品存在炒作溢价、盗版屡禁不止,且偶有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等情况。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更要坚守品质底线与文化格调,规避类似风险,方能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