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视听融情 和合共行——“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节目展播活动于2025年5月至8月举办,共播出10多个国家的70多部节目。由巴基斯坦电视台精心制作的《中巴经济走廊新希望》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期间精彩亮相。这部纪录片以光影为媒介,生动展示了中巴经济走廊这一连接友好合作与持续发展的“经济大动脉”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它也记录了中巴两国深厚的友谊及文化的深度融合,向全球展现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广电视听作为载体,在传承中巴友谊、推动中巴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巴经济走廊新希望》以光影为桥梁,生动记录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构建新时代更为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描绘了绚丽的篇章。
聚焦时代浪潮,诠释“一带一路”生动实践。2015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巴基斯坦纳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经济合作项目被称为“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 。由巴基斯坦电视台精心制作的专题纪录片《中巴经济走廊新希望》,正是围绕这条象征着友好合作与持续发展的“经济大动脉”展开,生动呈现了中巴友谊医院、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瓜达尔东湾快速路、卡拉奇环线铁路、达乌德风电项目、拉合尔橙线地铁、珍纳太阳能公园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全方位展示了中巴两国在医疗、交通、清洁能源及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01
勾勒时代风貌,展现“经济大动脉”的亮丽风采
数字与影像交相辉映,见证中巴经济走廊的辉煌成就。这部纪录片数次运用数据表达,清晰呈现了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的经济、民生和社会效益。例如,纪录片提及作为巴基斯坦首条地铁列车线的拉合尔地铁项目,总长27.1公里,其中25.4公里为地面段,1.72公里为地下段,线路共连接26个地铁站点,每日约25万人次乘坐该线路出行。通过具体数据的展示,清晰明了地体现了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巴共同发展繁荣和区域贸易便利化的积极促进作用。
以经济合作为基石,谱写友好合作新篇章。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中巴两国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生动写照,更让中巴“铁杆友谊”的美誉深入人心。其中,中巴友谊医院是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为巴基斯坦人民精心打造的一所综合性医院,成为中巴友谊的具体象征。该医院预计占地六十八英亩,设有六个医疗区域,每个区域配备五十张床位。此外,医院还设有辅助医疗机构、医学院和中心实验室,为巴基斯坦人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文化交融,民心相连。在纪录片中,巴基斯坦民众深入学习汉字和中国武术、美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巴人民相互亲近、交流融合。透过真实细腻的影像记录,为观众呈现质朴温暖且充满力量的视觉与情感体验,既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又昭示着中巴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美美与共,向世界展示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该专题片采访了巴基斯坦艺术家伊赫拉基和中巴文化合作项目候选人马辛·扎赫尔,传递了中巴合作的新希望。在采访中,伊赫拉基表示,他经常从中国传统文化谚语中汲取商业智慧、文化智慧和发展智慧。通过纪实故事的生动呈现,不仅镌刻了中巴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生动实践,总结了中巴经济走廊在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中的显著贡献,还以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故事,提炼了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的中国智慧与方案。 以睦邻友好关系为桥,增强文明交流互鉴。伊赫拉基表示“人们前往中国寻找智慧,中国人也汇聚于此,这意味着交流互动由此开启。”他期待中巴文化交流能够进一步深化。近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新闻报道、联合制作、人员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视听作品深受巴基斯坦民众喜爱,根据巴基斯坦主流媒体《巴基斯坦日报(Daily Pakistan)》报道,当地网友评价道:“古装剧《扶摇》洋溢着浓郁的中国风情,每个场景都宛如一幅中国水墨画。”2024年10月,中巴两国签署了《中巴合作制作电视节目协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积极落实该协议,并计划以2026年中巴建交75周年为契机,在政策交流、纪录片合拍、节目互播、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策划并实施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巴关系的发展,构建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02
文化礼赞,记录中巴友谊和民心相通
03
价值创新,凸显东方智慧与中国方案
(作者为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智库艺评”特约评论员)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