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图标

中文/English

【观察】从百亿票房《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看日本动画电影新时代(下)

2024-08-12 09:00

Share to

日本电影市场,30亿日元票房的电影就会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百亿票房则完全算得上顶流,疫情后竟然爆发了9部破百亿的日本本土电影,且全是动画,令整个影视行业震惊。日本动画不再是处于边缘的亚文化,各行各业不得不重视动画IP的力量,它正在引领世界潮流。本文以即将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百亿日元电影《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深入讨论动画电影与角色文化共同创造的时代机遇。本公众号分两期转发文章全文,敬请关注。



三、“推”文化与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的角色文化在新时代又有了新变化,那就是“推”(推し)文化的盛行。“推”原本是粉丝对偶像进行应援的一种行为,但近年来扩散到各种领域,包括“二次元”的图像角色。在以前,宅群体对图像角色表示爱意更多是以“萌”来表示,比如“我‘萌’上她了”。京都女子大学教授正木大贵认为“萌”这个行为伴随一定的性意义,流行于男性宅群体;现在“萌”的时代已过去,并过渡到“推”的时代。“推”不仅不限于真实存在的人物,不限于虚构角色,更不限于人,也可以是事物;“推”既是应援某个对象,又包括向他人推荐这个对象。他认为“推”是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他者相互影响产生价值的行为。“推”文化无缝潜入了电影这个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社交意义的媒介,再加上图像角色的传播强度、动画和漫画的角色文化,共同产生了化学反应。


精神科医生熊代亨进一步指出,“推”具有现在进行时的性质。“推”和社交网络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以前社交网络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早期的点赞是希望别人能认同自己或自己的兴趣,就像“萌”本身也是一种个人化行为。但现在点赞更具有分享和支持意义,这种现代的社交网络文化构成了“推”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推”是一种集团行为。熊代认为早些年的日本电影《你的名字。》《新·哥斯拉》便是如此在社交网络被大肆推荐,从而把人们拉入电影院并获得高票房。


现在的百亿票房电影中,具有魅力的角色在“推”文化的盛行中发挥着传播电影价值、直接助推票房的作用。对此,我尝试建立了一个较为主观的疫情后高票房动画电影T型坐标轴:X轴左端是较为私人的作者电影,右端是更通俗更拥抱大众的IP电影;Y轴下端是故事、世界观消费,是必须存在的基底,上端是角色“推”文化在此基础上所发挥的作用大小。


首先,坐标上没有一部电影位于X轴的极端,再重视IP规划总体性的作品(如《鬼灭之刃》《名侦探柯南》)都有一个漫画原作者,只是作者已经成为整个资本运作的一员,之于作品的不可替代性相对不那么突出。《鬼灭之刃》在这当中受众年龄层又最广,上至老年,下至幼儿;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铃芽之旅》也绝非无IP印记,宫崎骏、吉卜力、新海诚就是一个IP,且就连《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也在社交网络出现了角色相关的同人创作;《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有庵野秀明这个作者的私人印记,EVA整个系列的角色商品运作已有二十多年,可称得上是老前辈,但因为这部作品是一个迟来的结局,是许多人久等的青春终幕,比起“推”角色更多的是期待角色后来怎么样了的故事;《名侦探柯南》自从2018年《零的执行人》开始,从以某个场景、概念为卖点的高概念剧作转向了角色的故事,并大力发展角色商品,最终实现了票房通往百亿的阶梯;《红发歌姬》和之前的《航海王》电影不一样,推出了全新角色——歌手乌塔,唱歌部分由当下日本最受Z世代欢迎的歌手之一Ado演绎,这个虚拟角色还走出电影登上各大电视节目表演,让现实世界和电影世界形成联动;《灌篮高手》则如前文所说的原因位于坐标中心,与东亚各国的情怀营销不同,即使漫画有一定历史,存在过人气老版动画,但该电影在日本的宣传绝口不提老版动画,更多地是希望老观众去除对《灌篮高手》的固有印象,和新观众一起在白纸上构筑一部“新·灌篮高手”。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垃圾场》在故事上对作品文化的定性。和《灌篮高手》一样,《垃圾场》也采用了“一部电影即一场比赛”的形式,与比赛无关的情节受到或大或小的削减,沉浸于比赛的狂欢与刺激中就是享受电影的方式,再加上《排球》多次提出每一场比赛都是仅此一次,“垃圾场决战”更是重中之重的“仅此一次”。作为电影这当中的有趣矛盾是:电影是可以重复观看的,但电影里进行的比赛是往前行进的“现在”。无独有偶,《灌篮高手》电影里最后也着重引出樱木花道那句名台词:“老头子,你最光辉的时刻是何时?是全日本时代吗?而我呢……就是现在了!”在导演井上雄彦对自己漫画大刀阔斧改编、主角也不再是樱木的情况下,樱木这句台词被原封不动地放在了电影高潮部分,可见其重要性。电影里的比赛变成可重复体验的当下。


于是为了重复体验这种现实无法做到的“当下”、见证自己所推的角色和他们闪耀着高光的“现在”,粉丝一次又一次地进入电影院这个漆黑的仪式空间,相信里面的世界是真实的,包括时间义无反顾地前行这一点也是真实的。又及,和相同爱好的人一同在场、呼吸着同一片空气这一点,也让在场所有人的欲求都在无言的激动中被承认(有不少电影官方还组织了允许在观看过程中发声的特殊场次,包括应援打call这些非观影礼仪的行为也能被允许)。


更重要的是观看电影的衍生行为:为自己推的角色创作同人作品,在创作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欢时,这份喜欢又在社交网络上进一步地以现在进行的方式传播着。在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灌篮高手》在后期票房走低时仍有排场,一些粉丝更是自发地组织了能够交换同人创作物的场次,细分到每个队伍、角色的专门场次,让该作品的放映期远长于其他电影,在香港,《灌篮高手》甚至在影院放映了一年半。相信《垃圾场》在内地的上映也会延续这种现象。《垃圾场》除了日向这个绝对的第一主角之外,还花了很多笔墨在孤爪研磨这名超高人气的配角上——从影片开始以孤爪的视角展开故事便知电影的这条隐藏主线。或许应该这么解释少年漫画改编的动画为何会引起自发“推”角色这一社会现象:少年漫画的一大优势正是在于,角色的魅力决定着作品的魅力,有配角的精彩描写才有主角的故事,角色就是故事本身。


在《你的名字。》之后,日本动画电影一度出现了一批描写基于现实世界的青春、爱情、奇幻的作品,《鬼灭之刃》等作品的出现又把热潮扭转到另一个无法料想的角度,这几年的少年漫改电影绝非只是向市场妥协的产物,它们将作为一种无可忽视的力量深深影响动画的表现方式和日本动画的历史。



(来源:《环球银幕》2024年第6期。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