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图标

中文/English

“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

2020-11-13 00:00

分享到


    11月11日,2020年“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主论坛召开,来自中国影视国际传播领域的业界代表与专家学者共话中国影视的海外传播之路,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时代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进行了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近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


    中国的视听作品要想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不仅要用中国人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也要善用国际语言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认为在影视创作中,既要深度挖掘与聚焦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影视题材,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也要不断的拓宽国际化事业和全球文化产生碰撞,形成最高境界的情感认同和心灵共鸣。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指出,中国的故事走出国门,必须有国际化的表达,即使是主旋律内容,只要具有非常精品化与国际化的表达,在海外也非常受欢迎。比如《外交风云》在国外诸多媒体平台播出,得到了很多海外用户的反馈,许多海外用户在平台上留言,说这部电视剧使他们更加了解中国。


走合作与自主的国际传播之路


    如何能够准确、有效的传递中国声音,是业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总结中国视听作品走出去的经验基础上,腾讯视频总编辑杨健认为,作为后来者,“借船出海”是初始阶段必然的选择。2014年开始,腾讯视频在不断引进海外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同众多国际伙伴达成战略合作,为内容出海打通了渠道,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他进一步指出“借船出海”具有局限性,出海作品和海外受众的关系不够系统和紧密,所以有必要加强自有平台的建设,“造船出海”是网络视听作品出海的一个新思路。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副总经理张琳认为,集结海外专业化团队,与中方团队密切合作,使得一个节目的视觉创意来自美国、野生动物摄影师来自英国、水下摄影师来自德国等,借助这些力量,更有助于把中国故事以最精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传播出去。同时,她也指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于2016年发起成立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在版权交易合作、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创造了广阔的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国际传播中坚守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已经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接受与认同,是国际传播中需要坚守的重要价值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译制中心主任任谦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要坚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最高目标,坚持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作为主题,坚持将影视文化作为传播的重要载体,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为有效的途径和渠道,持续将中华优秀文化影视作品向全球做更广泛的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磊指出,智者筑桥,愚者筑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两种道路,一个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这是筑桥的思路;另外一种是本国优先,关起门来搞建设,这是筑墙的思路。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应是中国向全球传递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它来自于国际共产主义理想,结合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大同理想和西方的世界主义,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故事张力。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认为在传播方面,对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外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用中国的素材,也可以用全球的素材,传递中国的声音与价值。


    参与论坛的业界代表与专家学者以“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为主题,聚焦融创、合作与共赢的主线,既从理论层面阐释,也从实践层面介绍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的最新成果,对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启迪行业智慧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要切实讲好中国故事,扎实做好国际传播,为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