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传播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主平台的新阶段,中国媒体也面临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需要新的理念指引,也呼唤鲜活的实践探索。11月12日,在以“应势而动,乘势而上-中国新媒体的国际化之路”为主题的2020“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新媒体分论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闫成胜在致辞中表示,在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国际传播环境下,中国网络视听媒体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新思路、新作为开拓国际传播新境界。一是加强内容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加强渠道创新,提升国际影响。三是加强业态创新,用技术赋能国际传播。“中国联合展台”微信公众号编发闫成胜致辞全文。
守正创新 砥砺奋进 不断开拓国际传播新境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闫成胜
2020年11月12日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下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蓉城,共同探讨新媒体国际传播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视听以其丰富的内容资源,灵活的多元模式,个性化的视听体验,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网络视听新媒体实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主体日趋多元,传播内容更加多样。截至目前,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近9亿,多家视听平台付费会员过亿。在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网络视听新媒体也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取得积极成效。国际社交媒体账号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订阅数量快速增长;《隐秘的角落》《冰糖炖雪梨》《陈情令》以及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等优秀节目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子柒等个人博主视频海外走红。疫情期间,总局还联合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优酷、咪咕等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中外联合抗疫”系列短视频,积极讲好“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故事。我们高兴地看到,网络视听新媒体凭借精准传播的独特优势,正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要力量。
同时也要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视听国际传播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面临诸多新挑战、新任务。美国奈飞加紧抢占亚洲市场,目前全球拥有近2亿付费用户;迪士尼上线流媒体平台Disney+,短时间内订阅量超6000万;Youtube日活用户近20亿,仅2019年全球广告收入就超过150亿美元。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需要我们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新思路、新作为开拓国际传播新境界。在此,我有三点思考,与各位分享。
一是加强内容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流媒体时代,全球的海量内容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展开竞争,唯有加强内容创新,推动优质内容供给,才能吸引受众、占领市场。要突出市场导向,关注受众个性化需求。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合拍,将中国故事、中国价值与国际流行的类型模式、叙事手法有机结合,创作出既有中国文化魅力又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优秀作品,与国外受众实现感情共鸣、价值共享。
二是加强渠道创新,提升国际影响。适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新媒体传播特点,要充分拓展现有渠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频共振。要创新推广网络视听海外版,加强与国内外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的合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品质、国际影响的新媒体平台,积极支持和鼓励其在国际市场开展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是加强业态创新,用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当前,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更新领域、更大市场。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应用海外推广,将我国网络视听新媒体领域技术资源优势充分转化成为国际传播竞争优势。当前,总局正着力构建“智慧广电”发展体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策划实施技术服务交流合作计划,打造线上“中国联合展台”,为网络视听新媒体走出去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支持。
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刚刚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变革与创新是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必由之路。推动经济实力、文化资源向国际传播的创造性转化,网络视听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也面临体制机制创新等诸多挑战,道阻且长,行必将至。
最后,感谢金熊猫国际传播论坛给我们提供的良好平台。让我们在交流经验、启迪智慧的同时,深切体会“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的丰富内涵。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