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的工厂
来自尼日利亚的波比,和妻子在义乌附近开了家化妆品工厂,产品主要销往西非。波比乐天活泼,喜欢和员工们打成一片,而“中国老板娘”Alina则是雷厉风行,时时监督着货品的质量和员工们的表现。新冠疫情爆发后,人员流失、观念冲突、外贸受阻,让工厂的运转困难重重。为了扭转局面,波比做了种种努力
2024-08-20 18:22
90后的中非情缘
2024-08-20 18:17
海丝双城记
2024-08-20 18:11
我的铁路我的梦——中国承建蒙内铁路纪实
这部纪录片分为《桥》《站》《路》三集,通过纪录蒙巴萨至内罗毕标准轨铁路(蒙内铁路)79座桥梁、33座车站、480公里铁路的建设历程,完整还原了蒙内铁路的建设历程,讲述了蒙内铁路造福当地的故事。 《桥》讲述了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解决就业等方面的努力;《站》通过4个人物的经历,串起与蒙内铁路安全施工和“中国标准”质量监控等建设环节相关的故事;《路》记录了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从建设过渡到运营的全过程。 《桥》与《站》分别于5月28日和29日在肯尼亚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首播。据肯尼亚电视台提供的数据,播出前5天,纪录片前两集观看人次突破3000万,受到好评。 纪录片英文版已在新华网和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账号推出。中文版、法文版、斯瓦西里语版计划于本月推出。据了解,该片拍摄历时两年,摄制团队前期拍摄了近200小时素材。
2024-08-20 17:55
25载正青春——中南友好合作纪实
《25载正青春——中南友好合作纪实》共3集,每集30分钟。第1集《黄金时代》鲜活讲述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南关系25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现“黄金时代”这一中南关系的时代坐标。第2集《千里同好》从双边投资、贸易往来、技术培训、青年交流等不同角度,倾情讲述中南两国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第3集《共赴未来》细致讲述中南合作的发展成就和光明前景,展现两国携手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2024-08-20 17:38
千帆之下
纪录片《千帆之下》是一部以江苏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战略定位为背景,深入挖掘江苏与欧亚各国经济互动和人文交流的重要作品。该片由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精心策划统筹,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牵头制作,以“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呼应作为切入点,从连云港的孔望山摩崖石刻,到扬州的唐青花瓷器,再到苏州、南通的丝绸贸易,以及南京的郑和远航和靖江的现代造船业,探寻每一座城市关于“一带一路”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展现了江苏在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积极贡献。该片在CCTV-9纪录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海南卫视播出,获2023年度江苏省优秀电视社教节目奖纪录片类一等奖,被评为2023年度江苏市县广电工作十大亮点。
2024-08-19 16:52
应急管理微短剧
作品是以刘二牛,在网上买了假证,并在监工舅舅的帮助下,顺利成为电焊操作员,舅舅希望王大兴可以带带刘二牛,实在的王大兴发现刘二牛的证件有问题。从刘二牛人身安全出发以及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出发,王大兴毅然向某县应急管理部门举报此事。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发现刘二牛的证件是假的,将刘二牛扭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置的故事,宣传应急管理法。
2024-08-19 16:29
二十四节气系列微短剧
二十四节气系列微短剧,是以二十四节气特点为辅,以节气的特点与典故,挑选24种不同行业的人,书写他们的故事。 《小寒》主要通过尿毒症患者老赵的故事,讲述了在小寒这天,拜访一位身患重症的好友老赵。短片反应了老赵的坦然生活态度。生活虽然给他残酷,但却消磨不了他热爱生活的心。 《大寒》主要通过采访春运的人群,讲述了在疫情时代下,在大寒来临,年关将至之际,每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选择。 《惊蛰》主要通过护林员老陈惊蛰寻山护林的故事,讲述了护林员一生都在保护大自然,保护绿色的本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春分》主要通过一对出租车夫妻在春分这天的故事,讲述了普通人群面对生活,仍然保持积极乐观,始终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去迎接生活。 《谷雨》主要通过一场成童礼,讲述了在一所小学任教的龚老师,她既是一位人民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妈妈,而且她的孩子同样就读于她所在的学校。回溯一个女性,是如何平衡教师和母亲这两个角色。
2024-08-19 14:59
如意甘肃 山乡巨变
这是关于丝绸之路上山乡巨变的故事,也是记录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不断追求发展的系列纪录片。甘肃作为丝绸之路上主要节点位置,孕育了伟大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其中,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历经数代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拼搏,形成了带有哈萨克族印记的发展特色。在新时代下,借助丝绸之路和独特地缘因素、人文艺术以及民族融合等优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系列纪录片着眼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阿克塞在民族团结,民俗文化,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发生的变化。纪录片以真实,详实,忠实的创作角度,以朴素、专业、真诚的镜头语言,去捕捉阿克塞人的真实情感,真实感受,真实故事,用他们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展现阿克塞发生的山乡巨变,从而看见丝绸之路的改变,看见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
2024-08-16 15:12
摸得着月亮的地方
《摸的着月亮的地方》这一纪录片名称,来源于一首裕固族的歌曲,绮丽而充满幻想就像裕固族的历史一样充满猜想扑朔迷离。 《摸的着月亮的地方》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壮美的自然风貌为背景,以丰富的人物故事为串联的的大型二集人文生态类纪录片。 上集《回响》由于裕固族文字在迁徙途中遗失,仅仅保留了语音。歌手薛峰在肃南不同地点寻找老一辈裕固族人,收集裕固族民歌。易祖才作为红军后代,同艾长明一起做好红军食堂,一同感知掩藏在时间深处的峥嵘岁月。 下集《足迹》“逐草而牧”的古老传统延续千年,成为牧民们恒久信奉的生存智慧。这种文化形态是游牧民族的部落、帐圈及共同生活区域的民族创造的文化形态。剪纸,是裕固族衣钵相传的纹样承载。方寸纸张,可以窥见裕固族古老的纹样记忆和民族文化信息。 裕固族文化也在衣钵相传的纹样承载中,在家与家之间,裕固族人踩踏着牧道,追求着幸福的生活。
2024-08-16 12:25
《花开河州》
甘肃省临夏市古称河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素有“河湟重镇”、“茶马互市”的美誉。在蔚蓝的天空与温润的河流之间,这里有村落,有人家。每一个临夏人都为改变而付出着。那些根植于乡村与土地的故事,也在时间的行进中娓娓道来,古老的河州不仅各民族风情浓郁而独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儿女还团结勤劳。 一个个美丽的乡村,一个个感人的真实故事,临夏的乡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州牡丹开了,“花儿”唱起来了,悠扬的歌声响彻河州大地,临夏人正沿着祖先的足迹,如牡丹盛开时的昂扬,阔步在“十四五”的振兴路上。 牡丹花开的季节,清香悠扬远溢,勾勒出临夏独有的精神气质。作为甘肃西南部地区重要的门户城市,临夏市也将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深耕本土,放眼全国,助力乡村振兴。
2024-08-16 10:19
红色银行之苏维埃国家银行
文献纪录片《红色银行之苏维埃国家银行》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历史素材、专家访谈和实地拍摄,生动再现了苏维埃国家银行从筹备到成立,再到在长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程。该剧是党史研究资料中第一部反映红色金融历史的影视作品,也是影视文艺作品中第一次聚焦红色金融。因该片立意深远、制作精良,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赞誉该片 “生动反映了中央苏区时期党在金融事业上的艰苦斗争、伟大创造和重要成绩,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红色历史的优秀作品”。该片于2023年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理论文献片”奖,获得该类奖项的文献纪录片仅有5部。
2024-08-16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