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台湾人大陆宗祠》
《探访台湾人大陆宗祠》:清明期间,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百崎回族乡的郭氏家庙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祖典礼,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汇集于此,其中台湾人最多。英国观察员托比参与了这场祭祖,并与不少回乡的各地华人深入交流。为什么时隔多年,跨越海峡与距离,仍有无数华人前来叩拜先祖、找寻来路?观察员对两岸之间难以割舍的“血脉相连”有了真听真感。
2024-08-29 16:38
《探访潮汕英歌舞》
《探访潮汕英歌舞》:普宁市的富美村,是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潮汕村落。但在这两年,有一项民间艺术,在中国的短视频平台上爆火,让“富美”这个小村庄,一下子变得小有名气。英歌舞为什么能爆火?它和潮汕地区的文化有什么关系?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凭什么能够吸引年轻人?《近观中国》携英国主持人彭望龙一起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2024-08-29 16:33
《探访坝坝宴》
《探访坝坝宴》:近年,四川的传统特色宴席坝坝宴越发红红火火,实际上它经历了疫情、经济下行、竞争激烈的重重考验。“吃在四川,味在乐山”,来自英国的Daniel Newham来到乐山,观察中国人为什么爱“吃席”,坝坝宴是怎样起死回生,绵延着传统文化,为一代代的民众喜爱的。
2024-08-29 16:26
台湾梨园传奇
在大陆,有“一个富连成,半部京剧史”之说。而在台湾,却可以说是“半个富连成,一部台湾京剧史”。富连成是1904年创办的培养京剧学员的京剧科班,前期称“喜连成”,是京剧教育史上公认的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 1948年,当时被称为京剧第一科班的富连成社解散。1949年,国民党部队撤往台湾,在大时代的动盪下,有一部分富社成员从军赴台,并因此在台落地生根。这批落户台湾的富连成弟子们,在军政体系下的空军“大鹏国剧队”领衔展开在台的艺术生涯,对台湾京剧贡献极大。其中以四位富社元字辈的艺术家最富盛名:老生哈元章、武生孙元彬、花脸孙元坡、老旦兼丑的马元亮。 可以说,台湾的京剧走向鼎盛,富连成无疑是其中一大关键。而这一段历史,却始终鲜有人整理呈现。他们从赴台时的阴差阳错,抵台之后的纠结和挣扎,再到后来由军队系统转入地方的表演团体和演艺学校,一直到1980年代富连成80周年庆时,两岸富社人分离半个世纪后的重聚,两岸同脉,历史钩沉。富连成在相当程度上作为构建海峡两岸人文艺术交流的符号。
2024-08-29 16:20
台湾抗战老兵
出生于1924年的抗战老兵姚云龙,今年已经100岁了。耳聪目明的他身体仍十分硬朗。他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还活着的西北军老兵,曾参与了湖北随枣抗日战役、中原抗日战役、金门八二三战役。他所服务的国民革命军第59军不只在精神上传承了在卢沟桥事变期间抵御日军的29军,而且还是抗日名将张自忠的嫡系部队。2015年9月,姚云龙来到了北京,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两天后,姚云龙带著这枚纪念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了阅兵仪式。姚云龙说,跟自己坐在同一个观礼台上的人群中,仅有一位美军第14航空军老兵戴着跟他一模一样的纪念章。此情此景让情绪压抑了70年的姚云龙感觉自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24-08-29 15:54
龙龙——回归之路
2021年7月,当地村民在景洪市普文镇的一处茶园中发现了一只小象,当时它的左前腿因为藤蔓缠绕,勒出了很深的伤口,后来虽然挣脱藤蔓,却因为伤重而无法行走,经过短暂的治疗后,象群先行离开,这只小象得名“龙龙”,而龙龙也不能长期待在救助中心,回归野外将是它最终的归宿。
2024-08-29 15:48
《搭棚做戏——“戏棚”里的那些事》
戏棚是在空地上临时搭建的剧场,是香港地区的特色建筑。20天内在空地上建造一座可容纳逾千人的戏棚,需要大量经验和技巧。搭棚师傅大哥成和鸿运粤剧团班主杰哥是息息相关的合作者,他们共同在为大埔头乡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典礼做准备。由于无人入行、成本增加等因素,粤剧戏棚正面临式微的命运。
2024-08-29 15:43
“发现大湾区”-所城寨城双城记/湾区追光者
所城寨城双城记:大鹏所城,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是明清两代中国海防的军事要塞,更是著名香港九龙城寨的发源地。节目以热映电影《九龙寨城之围城》为切入点,结合大鹏所城海防历史,主持人在身临其境中回顾了中英九龙海战和鸦片战争两大历史战争事件,探索了九龙城寨的由来。 湾区追光者:唐本忠,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节目主要围绕讲述了唐本忠主要成就之一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探索的故事。
2024-08-29 15:38
“发现大湾区”-深中通道全体验/让湾区文化潮起来
深中通道一开通,就吸引了全国各地乘客体验打卡,开通后首24小时车流量超过12.5万车次,最高峰达到每小时0.8万车次。“发现大湾区”摄制组历时一年,多次进入深中隧道、登上西人工岛和深中大桥,将独家画面放送,让观众感受诸多普通乘客行车期间不易观察到的“黑科技”。 80后的邓卓越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自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她擅长将中西文化结合,融汇到作品中。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邓卓越将她的潮流艺术创作也带到了深圳。 本期节目通过以上世纪工程和湾区时尚,让观众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热潮涌动。
2024-08-29 15:31
长江逐浪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三集纪录片《长江逐浪》围绕长江大保护主题展开,选取长江中具有代表性的物种:长江江豚、长江刀鲚和中华绒螯蟹,以日记的形式讲述物种与人类之间的故事,内容涵盖人文历史、物种变迁、水产养殖、科研探索、上岸渔民生活等多个方面,用一段段真实影像、一个个鲜活故事,展现出长江沿岸人民为了保护母亲河做出的巨大努力,反映出“长江十年禁渔”的阶段性成果。
2024-08-29 15:25
未来塘主
纪录片《未来塘主》创作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故事的主人公约翰纳来自非洲坦桑尼亚,正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约翰纳有个梦想,他想建造两座鱼塘,成为一名“塘主”。然而,他过世的父亲却希望他成为一名医学教授,在“教授”与“塘主”之间,约翰纳该如何抉择? 本片以非洲留学生的视角叙事,从“来中国学技术”到“懂得可持续发展理念”,再到“中非文化交融,美美与共”,既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下的中国作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共享理念,还体现出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2024-08-29 15:13
别打扰我种田
《别打扰我种田》中,主角们的舞台是农村,种满了金黄的麦浪和翠绿的稻田,颇具新意。讲述了,女主角是一位985高材生,却选择回家乡务农,与时下追求个人发展的主流价值观相悖。男主角是一位霸道总裁,回乡接替爷爷成为公司总裁,两人的爷爷早已为他们定下了婚约。男主角原本是来取消婚约的,却误打误撞地住进了女主角的家,开始帮助她种地。从最初的互不喜欢到后来相互理解,男女主角之间的故事逐渐展开,最终甜蜜收场。
2024-08-29 15:05